我們經常會發現,日常生活中有一些老年人經常會控制不住手抖,或者走著走著邁不開步伐,其實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表現。目前我國人口中罹患帕金森的病人數量有接近300萬,其中老年人是高發人群。今天杭州博養醫院帶您一起走近帕金森綜合征。
一、什么是帕金森綜合征?
帕金森綜合征又被稱為震顫麻痹,在1817年由英國的內科醫生JamesParkinson首次提出來,是一種神經性的退行性病變,也叫做運動障礙性疾病,帕金森病常見于老年人,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人。帕金森最主要的癥狀就是運動減少、變慢,肌張力障礙和靜止性震顫,這些癥狀中運動減慢減緩是最核心最主要的癥狀。
當然,帕金森病人除了常見的運動癥狀之外,還會伴隨有一些非運動癥狀,一般以感覺減退、嗅覺減退、認知功能下降、睡眠障礙、情感障礙等表現最為常見。不管是運動癥狀還是非運動癥狀,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自理能力也會進一步喪失。
二、帕金森綜合征的病因
目前來說,醫學家對帕金森病的確切病因仍然不是很清楚,相關研究表明帕金森綜合征的發病原因可能與年齡、遺傳、環境、氧化應激等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10%患者有家族史,主要易感基因為細胞色素P45O2D6基因,其余大部分患者呈散發性;
2.環境因素:主要為嗜神經毒素,毒素的化學結構類似殺蟲劑和除草劑;
3.年齡因素:部分患者因年齡增長,神經系統老化,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開始呈退行性改變,黑質多巴胺神經元數量進行性減少。
三、帕金森綜合征的表現癥狀
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人在日常生活及臨床上的常規表現包括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其中,帕金森病人的運動癥狀可總結為“抖、僵、慢、倒”四個方面。
1、抖即“靜止性震顫”,是指手、胳膊、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動。早期常從一側上肢遠端開始,表現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運動,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及對側肢體,晚期可波及下頜、唇、舌以及頭部。肢體靜止時明顯,活動時顫抖減輕或停止,這是帕金森病震顫的最主要特征。
2、僵即“肌肉僵直”,是指肌肉變得緊繃,活動時感到僵硬、沉重、不靈活。面部肌肉運動減少,眨眼減少,表情呆板,像是戴了一副面具,醫學上稱為“面具臉”。這部分患者極易被早期漏診。
3、慢即“運動遲緩”,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臉等動作變慢,寫字困難,筆跡彎曲,越寫越小,醫學上稱為“小寫癥”。行走時起步困難,一旦邁步,身體前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時止步,即“慌張步態”。
4、倒即“容易跌倒”,患者的姿勢和平衡能力也下降了,走路的步伐變小了,感覺是拖著腿走路,坐臥起立等姿勢變化時也更加困難了,當然,這個現象往往是疾病中晚期出現,早期甚少發生。
除了運動癥狀以外,帕金森病人還會有許多非運動癥狀的表現,常見的非運動癥狀表現包括嗅覺減退、失眠、便秘以及認知障礙、抑郁、幻覺等。因為帕金森病癥狀多與老年癡呆癥、焦慮癥、抑郁癥重疊,許多患者在早期容易被誤診、漏診,錯過了黃金治療期。
四、帕金森綜合征如何治療呢?
基于現有的醫療條件和科技發展,帕金森病是可以治療的,而且有效果的治療方法也很多,比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康復鍛煉等等。
1、藥物治療:是最常規的治療方案,常用口服藥物(比如多巴絲肼片、鹽酸普拉克索)、透皮貼劑等;
2、手術治療:腦深部電刺激
3、康復治療:針對帕金森出現的運動功能障礙,進行康復訓練,延緩功能退化。
以上就是關于的相關介紹,更多關于帕金森綜合征的相關知識,可登錄大眾康養網(www.u4251.cn)官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