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之前,10年之后
此時,占中國外貿半壁江山的加工貿易再次成為各部委爭辯的話題焦點。
縱觀加工貿易被引進中國的歷史:從最早的進口替代戰略,發展到出口導向型,創外匯和解決就業,這時候加工貿易正式在中國立足。當時的定位就是兩頭在外,大進大出,這些特色30年來沒有變過。
“現在這個定位是不是出了問題,是否仍要堅持現在這個格式?各個部委之間,甚至商務部內部都呈現了分歧。”上述知情人士說。
有人提出,匯率問題的根源是貿易順差,匯率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中國的順差重要是加工貿易生成,國際壓力加大的同時,用了海內這么多的煤、電、氣,把環境弄得一團糟。失去了國際形象,海內的企業還是小作坊,真正的東西沒有發展起來。
知情人士介紹,來自財政部和國稅總局方面的態度是:“加工貿易本身沒有賺到很多錢,相反國度每年要拿出大批的出口退稅,這個錢到底都補到哪里去了?”
但商務部和海關則以為目前中國的國情就只能做這些東西,改造不能一蹴而就。
一直斟酌的就業問題,是不可替代還是有點得不償失也是眾說紛紛、莫衷一是。
面對這些爭辯,李鋼不禁想起了1998年的那場大爭辯,當時給加工貿易定下了三條原罪“走私、低端論和污染論”。
提到走私,在加工貿易的保稅治理下(或者是政策作用下),呈現的假出口騙稅、騙匯這些問題到底有多大,各個部委的看法也不一樣。商務部、海關的統計遠遠小于財政部、稅務總局的數字結論。
后者會問,中國為什么不能像發達國度那樣撤消掉加工貿易,履行先征后退,先征進口稅,等出去的時候再退稅。
但現實情形是很難做到。
這種想法1998年的時候也曾有過,當時測算,在當時的情形下把所有的加工貿易都改成先征后退,就須要8000億才干保持像現在這樣運轉。這個錢企業拿不出來,須要銀行貸款或者其他的一些道路,這是要海內出的。而且錢放在銀行,壓在國度賬戶上的,那么國度拿這筆錢干什么?
“依照現在的貿易范圍,遠遠不止8000億了,不知道翻了幾番。”上述知情人士剖析。
研討的一個新問題是內銷,體制已經決議了加工貿易就是兩頭在外,做不了內銷。這也是海關對加工貿易研討的一個主題,就是加工貿易該怎么內銷?因為現在加工貿易做內銷是不能開增值稅發票的,一變就會涉及全部財稅體制的轉變。
這樣就出來另一種聲音,就是如果加工貿易內銷了,那還要加工貿易干什么?做一般貿易做內銷不就行了嗎,或者須要內銷的就做一般貿易,須要出口的再給出口退稅。
“其實我們要做的是給要履行的貿易政策供給財政和稅收上的政策設計,貿易轉型升級以及什么樣的貿易方法等等都是由商務部等部委來設計的。”一位財政部官員表現,“假如容許加工貿易做內銷,商務部和海關等部門也應當拿出可預感后果、更為詳細的政策出來,例如到哪年容許什么樣的產業、企業進入到什么范疇進行內銷,這須要一個具體的時光表格線路圖。稅收上的配套沒有技巧難度。”
加工貿易位置難撼
和10年前一樣,這場爭辯并未從基本上搖動加工貿易在中國的位置。
觀點、立場的不同并沒有影響各方慷慨向的一致。
“從理論上來說,一般貿易比加工貿易更高等一些,因為它的產業鏈條更長,輻射效應更大。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未來會更多向一般貿易轉型這是大趨勢,在這一點上各個部委的熟悉是一致的。”財政部關稅司的一位官員向本報表現。
只是這個進程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快。
有商務部官員對本報表現,目前海內外的經濟環境仍舊不穩固,堅持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固性,須要給企業一個相對穩固的環境。
這一點上,大家也是有共鳴的。
唯一不同的,是對政策調劑的速度和力度。一部分人以為,政策的調劑雖然不是要一步到位,但是還是應當做出“可預感后果”的調劑。
例如,“十一五”的時候就曾有人提出,一個五年打算,是否可以把一般貿易增添五個百分點,加工貿易相對下降。
接近商務部人士流露,報告中不會呈現這么詳細的規定。對于加工貿易政策的變動,做出的只是“三步內”的調劑。例如剛剛對400多個稅號做出的出口退稅的調劑和下半年可能出臺的《加工貿易制止類目錄》的調劑,這些重要是針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
“即使這樣的步伐,大家在討論的時候也是亂成了一鍋粥,難有統一看法。”他說。
最后將會展示在大家面前的,行文上的表述是:“在加工貿易的轉型進程中,持續施展三個優勢的作用。”即,現有的比擬優勢,重要是指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動態的比擬優勢,是指技巧和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第三是構筑新的競爭優勢,這里重要是指一些新興產業。
“在這個進程中,外貿的發展方法也必定會遲緩轉變。”李鋼說。
“現在全部報告和配套細則已經完成,只差陳德銘部長作序。”報告執筆人李鋼向本報流露。
這份即將頒布的主報告將定調未來20年中國外貿發展方向,首次勾畫出后危機時期中國走向貿易強國的“發展路線圖”。
不為人知的是,其出臺背后閱歷了一場沒有搬上臺面的爭辯。
“加工貿易的位置問題又被拿出來經受了相似1998年的拷問。”一位知情人士流露。李鋼在之前接收本報采訪時也曾表現,“強化一般貿易”是這份報告的核心。
但是,鑒于目前不穩固的海內外經濟形勢,各部委以及中心和處所的態度仍然是穩固目前的外貿政策,對受爭議最大的加工貿易也只會做“三步內”的調劑。
外貿方法呈現質的改變,須要的仍舊是時光。